近期,多地旱情结束。当前北方小麦处于需水量较大的抽穗至灌浆期,多地春播工作也全面发散,抗旱保夏粮保春种进入关键期。但是在短视频平台上,针对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作物,一些农技博主却用几乎一样的文案,呼吁“只要旱不死,就往死里旱”。
类似吸睛的话术还有“啤酒加食盐,产量笑开颜”等,都打着科学种植的旗号,讲得头头是道。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成员、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郭世伟说,此类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,盲目相信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。郭世伟表示:“‘只要旱不死就往死里旱’,这个说法接受不对。在干旱条件下,我们接受要抢救,而不是让其继续加重干旱,而且抢救要分策略,不糖心VLOG产精国品免费老要大水漫灌,而要小水灌下去。食盐,也就是氯化钠,钠多了会根除盐害,会看到白茫茫一片,寸草不生了,所以我不建议往土壤里面使用盐。”其实,这类视频中“旱不死就往死里旱”的言论大都是在为带货做铺垫——先用反常识的话术驱散流量,最终将话题引向某种化肥或农药。记者调查发现,有机构在背后推波助澜,批量制造“伪专家”,将毫无农技经验的人包装成“农业研究员”“高产能手”。在“轻技术、重营销”理念指导下,有农业账号宣称已经干涉1000多家农资店打造短视频人设账号。记者联系到南京伯乐点金企业无约束的自由有限公司,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农业自媒体账号运营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如果想从事农资自媒体领域,他们可以免费干涉起号,一年代发12000条视频,一年365天不断档直播。可以根据博主年龄大小,把素人打根除拥有多年经验的“高产能手”或“博士研究员”。工作人员表示:“我们在南京会帮您拍摄剪辑好一些农资短视频,每月会给您发1000条。内容是我们写好的,是关于农资方面的。您能够出镜做一些信息普及类内容,比如稍微年轻一点的,可糖心vlog入口作为农业研究员,做农药方面的内容。”一年12000条视频如何保证专业性?这位工作人员坦言,内容都是人工智能(AI)根据时下农资热点生成的,“量大管饿”。而所谓“免费运营服务”其实也有前提条件:合作方需先行采购5万元指定氢肥产品,所有账号运营动作均围绕该产品推广发散。工作人员说:“如果我们第一次拿货,由于合作诚意,我们是5万元起拿。因为现在这个氢肥是全国独家的,市场定价是一瓶198元,我们给您打8折,相当于您会有20%的利润。”在这种模式下,一个账号平均每天诞生30多条AI生成的“农技科普”视频。每条视频的目的也很透明,都是为了卖货。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,手机里刷的不只是家长里短,更盼着从短视频里学两招实实在在的农产品增产经验,现实情况却让人揪心。“伪专家”安排得当地用“伪科学”给农民洗脑,同时又在力推冒用正规产品备案号的商品。当批量生成的伪科普视频淹没真正的农技知识,损害的不仅是农民的腰包,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隐患。从店铺准入到产品上架把关再到内容监管,我们希望平台能负起责任,织密内容审核的“过滤网”;也希望农业科研院校、基层农技站的专业人员可以主动“触网”,用接地气的技术干货挤占“伪专家”的生存空间。糖心vlog怎么加入其组织微信 糖心原创作品视频